开业于2004年,诚信服务几万客户
翔意数码淘宝店:xynbnb.taobao.com
全国客服电话:010-59000667
地址:北京东城区东兴隆街56号北京商界A座512
ThinkPad产品专业客服 苹果产品专业客服
查看: 1761|回复: 5

[转帖] “奸商”自白:我卖笔记本的日子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7-16 10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[转帖] “奸商”自白:我卖笔记本的日子

      毕业后一直做销售工作,也曾跑过几个不同的行业,有成天拿着一叠传单“扫楼”的,也有在街头站着叫卖“新产品”的,在做这份笔记本电脑门市销售的工作之前,还曾经坐过办公室,按着电话黄页上的号码一个一个地打去“拜访”,最终都惨淡收场,没有任何起眼的业绩,也许市场上实在是供大于求吧,我这么想。

    没有业绩自然是待不下去了,我被扫地出门,继续张罗着找新工作,偶然的机会,得到一位颇有“生存”经验的老乡指点:“不要去应聘那些“洗白白”的销售职位(即公司没有任何条件与资源支持给你,就是让你自己想办法销售);那些所谓的强势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,相信企业经营者自己心里都没底,他们招你们这些没有任何业界经验的人来做,然后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,这种劳务关系简直就是傻瓜用傻瓜,最后他赔本,你活不下去;要找,就找有“底”的销售职位,什么叫有底?就是至少有让你做得下去的本钱,比如说一种在市场上的确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,一种在市场上已经做开的销售模式。”

    得到这位老乡的指点,第一次让我也有了“选择工作”的想法,以前为了生存,只要是有工作,都十二分地愿意,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,最终却搞到无法生存;我仔细思考了几天,接下来找工的日子,我就开始注意招聘企业的性质了,也许是运气来了,那一天我基本上没费什么力气,就进了一家在电脑城卖笔记本电脑的公司做门市销售人员,之所以选择做门市销售,主要是因为有门市店铺就有了销售的基础,最起码“守株待兔”的方式下可供销售的对象不需要愁了,不象前几个职位,就象没头苍蝇似地狂找业务,可象我们这种外来的年轻人是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成功的,满腔热血地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可供销售的对象!!!可笑又可悲啊!再者,能够在这家电脑城有店铺的公司(这家电脑城任何一个店铺光空手转让费就要上百万),所销售的产品也绝对是“能卖得出去的”,我这么推断。
头一天上班,用老员工们的话说我就是“新丁”,打扫卫生与支起广告架之类的活儿自然落到我的头上,一切安排完毕后,就开始“站岗”了;在最初的日子里,我什么都不懂,来了客户也不敢去接待,店长与老员工们也偶尔教我一些销售上的技巧,当然,那得看大家的心情如何。

    相信全中国的电脑城门市销售人员都差不多,都是“底薪+提成”的工资体系,第一个月我很惨,只拿到800块的底薪和极少的一点提成,因为我没有出什么机器,我自认为口才还是不算太坏的,但是作为新人,有客户进来的时候,我只能在一边候着,让老员工们去接待,不然就会被人说“不守规矩”,只有在客户多的时候,老员工们接待不过来,我才能够去接待客户,而接待的10个客户中都可能没有一个会真正买的,所以只有在周六与周日客户人流量大的时候,我才有机会卖点机器。

    慢慢就熟识起来了,我也能更多地去接待客户,店长把我也加入了分工,接顺序走,来了客户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上,轮流接待,看谁运气好吧;在实战中我也学会了许多应付客户的方法:

    有些客户进来的时候眼神晃荡,心不在焉,这种客户大多是随便看看,现在绝不会买的,不需要费太多精力与口舌,有种辨识的方法是看客户的眼神,如果客户看某款机器的时候眼光停留不超过五秒,我就会在心里数一声“完了”,客户挨个地看摆出来的机器,我就挨个地数“完了”,全数完时这个客户就可以定性为流窜份子,基本上即时购买的可能性等于零,只需要与他认识一下,递张名片与报价单,争取以后有购买机会时能留个印象,混个脸儿熟,更重要的是,尽量争取得知这位客户的姓名与联系方式,原因说来也可笑,如果下次这个客户再来光顾时,被别的销售员接待,因为知道那位客户的资料,那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的客户,就不会给别人把客户抢去了,总之认识客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,不管你是否能判断他本世纪内会不会买机器,但“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”的精神是绝对正确的基本路线。

    而有些客户一进来就直奔某款机器,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这种客户想必是很有针对性的,大多是已经看上某款机器,这时我就必须把握分寸,现在的客户都很精明了,碰见不货比三家就掏钱的人的机会比见一次铁树开花还难,但是客户即然对这款机器感兴趣,就说明有50%的机会,我会试着把价格从公开报价往下降,然后根据他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降价底线;这里头是有些学问的,纳总一下可以分为“察言观色法”,“欲擒故纵法”,“转移视线法”,“刀枪不入法”。
“察言观色法”是留神观察客户对你所报出价格的表情,其中有10%的客户听到公开报价时会象被雷劈似的扭头就走,其中有不少带“哼!”字的,我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喊上一嗓子:“价格可以商量啊,您需要什么样价位的机器呢?我们还有其他价位的产品的!”,基本上回头率低于百分之五,可能跟用户的心理障碍有关,在这里我又想发发感慨了,有些客户看了太多的广告与报刊文章,自以为是的心理很严重,对“JS”两个字的印象与非典划等号!他们心里其实是有个底线的,一旦突破这个底线,就有10%的人会做上如上举动,以为你在骗他,立马一副欠钱不钱借米还糠的样子走人了,可实际上转上几圈后又发现原来那个报价是可接受的,就算比来比去还是最初那家最好,可死要面子就是不回来,这件事我也很头疼,只能说尽量先问到客户的心理价位吧,其实我们从来不漫天要价的,这么多商家都在电脑城做,谁都怕真的把客户吓得一辈子也不敢上门啊!思来想去,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客户的心理价位来推不同的机器了。

    再有一部份客户听完报价后,选择的是沉默,这时我就得开始发挥口舌攻势了,吹点牛是肯定的,但是要有根据,不能吹得太过,从这款机器的出身背景开始吹到售后服务,在吹的过程里要竖起耳朵留意是否有冷笑声,如果有,就立即停止吹牛,开始向崔永元同志学习,因为发出冷笑的客户有80%的可能是行家,能够识破这种添油加醋式但有根据的吹牛的人可不简单的啊,实话实说地交流机会还大一点,我必须在这个时候以诚相待。

    也有比较含蓄的客户,口里嚷嚷着:“太贵了太贵了”,手里眼里却还在不断地摆弄机器,此刻我心中暗喜,这种客户只是口头上表示抗议,并不做出跑路的姿态的话,只需“诚挚”地加以说服就可以了,成功率较大,首先在价格上做出一小部份退步,然后再选个U盘之类的东西(利润空间大些的话就送个普通的MP3),通常会将此单“立斩于马下”;总之我是不会让客户吃亏的,因为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我们销售人员长期生存的不二法门,俗话说得好:“细水长流”嘛。
单刀直入的也不少,直接了当地说:“XXXX这个价你卖不卖,不卖我走了啊!”,这种客户的确爽快,让我也有春风吹战鼓擂的感觉,如果客户开的价格不高不低正合适,我就会拿出山东大汉的豪迈气概猛拍一下大腿:“好,算我吃亏(免得他心里又犯小嘀咕)!,交个朋友,以后要多多关照啊!”,一单生意就基本搞定了,如果客户出的价位实在是无法接受,我立马变成杨白劳,那个脸苦得比黄连还苦,这时候要注意了,不能太过直接地拒绝客户,绝不能把话说绝,因为一说绝,客户就是不想走也不行了。这时要开始采取其他战术。
    “欲擒故纵法”的采用,必须小心又谨慎,因为用得不好会起到反效果,这招战术的采用必须对电脑城内竞争对手们的行情了如指掌,我们经常找朋友做“托儿”假扮购机的人去对手们的门市刺探底价,通常我会很理直气壮地说一个价位,然后说:“您尽管去电脑城多转转,了解一下行情,如果有人比我高,您大可不回来,如果您转了之后还是觉得我这里合适,那回来咱们再谈,保证让您满意,好吗?”

    这一招用得好的话简直可称之为必杀技,有一部份客户为之感动,就不到处走了,再随便砍砍价就买了下来,这种结局自然是最好的,就算是真的走出去了也没关系,之前报出的价格肯定具有相当的竞争力,再回头的客户一般来说砍价的锐气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猛烈,这时再鼓动三寸不烂之舌,最终拿下也是一件较轻松的事情了。

    当然也有“黄鹤一去不复返”的情况出现,因为市场的情况是多变的,搞不好客户又看上另一款机型了,或者是对方的销售员舌头比我的长,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;毕竟大家混在一个电脑城搞销售,彼此之间明争暗夺,连直接竞争双方亏本抢客户的情况也偶有发生,不见硝烟的战争每日都在上演;如果两家竞争的公司门对门的话就更有好戏可瞧了,真人版的“王八瞪绿豆”啊!由于互相抢客的情况太多,平时上下班都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、情景不亚于杀父之恨的,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其中的惨烈与滋味。(详情见我的后续连载文章《不见硝烟的战争----电脑城销售人员的故事》)

    “转移视线法”,通常用在喜欢比较的用户身上,这类客户大多双休日来买机器,周六到处转,定下大概的型号,周日进行挑选与砍价,快下班的时候才会交钱;他们大多喜欢比来比去,从价格到性能反复斟酌,现在也流行一个名词:“性价比”,他们是经常挂在嘴上的,不管是真懂还是假懂,如果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表示出种种不满意(通常是与其他品牌的笔记本比较的情况下)的时候,我就得转移他们的视线,关键一点在于知道竞争对手的弱项,对手售后有问题的,马上把他说成黑店,对手某个技术参数或功能不如我们机器的,立马大吹大擂我的机器这一点是多么的优秀,当初的某某国工程师设计这款笔记本时(天知道哪国,但根据目前流行的崇洋媚外时潮,我们一般会说成德国或意大利)是如何如何先人一步考虑到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这个功能,总之一定要把自己的丑遮住,把别人的丑揭出来,需然这也不是很漂亮的做法,但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,我也实在想不出还能干点别的什么了,难道不争取吗?No!需然用户指出这些问题大半是为了砍价,但我们还是要在可能的情况下(这个可能的情况指的是不激怒客户,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叫“恼羞成怒”)争取最大的回旋余地。

    “刀枪不入法”是最后阶段用的,需然大多数可爱可敬的客户们都是通情达理的,但也有明明想买,却死缠烂打的客户,也是奇招出尽地压价,说实话,亏本出机器是谁都不想的(其实也不叫亏本,只是说突破了公司给我们限制的底线),那样实在是不利于公司的发展,可连机器都出不了就更惨,心里负担的确很重,面对客户的压力,我如果不能做到“刀枪不入”,心理素质差一点就会在谈判中处于下风;在某些特定时刻,必须做出一副“不可能绝不可能”的样子来,接着大摇其头,要让客户觉得你实在是爱莫能助了,表情要坚决悲壮,大有对其非常失望之感,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,几个回合下来,你如果能坚持,胜利是属于你的。当然,也有最后“恼羞成怒”而跑路的客户,但那毕竟是少数。成交后,再尽量送其一点小礼物,以便保持日后的良好接触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7-16 1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    谈吐姿态是很关键却又看不到的一样东西,这关系到个人的修养,一个好的销售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客户无话不谈,最终取得客户的信任而做成生意,谈吐的姿态意识是我自己领悟出来的,一定要做到“够专业”,“不亢不卑”,这样才能够迅速得到客户的好感与信赖,为此我特别注意电视上那些记者们外出采访时的镜头,学了一点皮毛回来,毕竟,说来容易做来难啊。我想我还得找个时间学学心理学
其实人生百态,什么样的客户都有,上面说的,也只是其中一部份罢了,在电脑城做的时间长了,深深地懂得了什么叫做买方市场,什么叫供大于求;其实说JS、道JS,JS的确是存在的,可是在这种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下,只要是有心真正发展的商家,有几个敢真正去得罪“上帝”的啊,大部份的商家还是正经做生意的;再者商家必须保持一定的利润,才能够健康发展,否则企业倒闭了,保修找谁去?不过钱这个东西,是不会有人嫌多的,商家在力争利润最大化,客户就永远是能省一分是一分,这种“社会内部矛盾”永远都存在,买方与卖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,造就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,商业这个东西,象一架巨大的轮车,浩浩荡荡向前滚动。
    有时也有售后服务的麻烦,没有什么产品是永远不会发生故障的,而某些用户就很怪,死活不去指定的维修地点,说我在你这里买的你就得给我修,慢点也成;让人啼笑皆非,没办法,为了可爱的上帝们不发火,为了以后还能够得到回头生意,我只能自己找时间把机器送去售后服务中心,其实有些时候,客户们就象小孩子似的需要你的呵护与关心。我对客户的要求,只要原则上没有大问题的尽量满足,因此我获得了不少的回头客。有次与一朋友笑谈,“对客户不管用什么方法,“坑蒙拐骗”地先拉到手,然后再像对情人一样呵护,让其对你忠诚,这样就是最好的销售方式”;笑谈归笑谈,我的确也在这么做了,感觉上有点象在追女孩子一样,原来这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变通的,我这么想。   

    一转眼我在这里做了近一年了,每月拿到的提成也还算过得去了吧,电脑城成为了我们生存的大摇篮,回首往事,万分感慨,买方与卖方,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社会关系,以它独特的方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我们在这个圈子里面生存、学习、成长;这里的生活是精彩的,有欢笑、有愤怒、有无奈、也有失望和希望,我想我已经慢慢适应了销售的工作,因为----------这就是生活。
发表于 2005-7-17 2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,顶
发表于 2005-7-17 2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了解了~~~~~~
发表于 2005-7-27 1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帖呀
发表于 2005-7-27 1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如果不是着急用,我买大个东西基本上研究半年左右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